作者|花花小萌主

最近,品牌也好、博主也好,都“火”出圈了,抖音短剧《逃出大英博物馆》火了,7天涨粉555万,一条视频获赞800多万,短剧主角“煎饼果仔”“夏天妹妹”一周涨粉超287万和120万;

被称为“DNF一哥”的@旭旭宝宝也持续火着,在结束与斗鱼的合作后加入抖音,其抖音直播首秀收获了6000w+观看,8月涨粉近千万;

紧接着品牌联名也火了,茅台和瑞幸联名,为了年轻人的第一口茅台,瑞幸咖啡酱香拿铁单品首日销量突破542万杯,销售额突破1亿元!

8月,真是内卷的一个月啊~

这些大IP大营销,无论从构思上、技术上,还是流量基础上,对于普通人而言,都是很难模仿的。除了这些,8月的流量赛道上,也有一些不引人注目,却成绩斐然的博主。

近期,我注意到一个名为“古怪小琦”的视频博主,目前布局三个平台,她的主战场在快手,最高的一周涨粉近200万,其在抖音也有接近250万的粉丝,小红书稍落后一点,只有近8万粉丝。“古怪小琦”以搞笑整活为主,比如测评泡泡雪泥、老陈醋可乐等,单条视频在快手最高点赞量达到153万。

乍一看,我们会觉得,普通女孩、普通布景……那么她是怎么在流量内卷中稳稳扎根的呢?

测评类短视频的流量抓取

纵观“古怪小琦”的视频内容,我们会发现,其以测评古怪零食类为主,什么最难喝的饮料、七夕自嗨水、猪脑感冒药拌面……测评类短视频是怎么抓取流量的呢?

1.好奇心的潘多拉效应

在“古怪小琦”更新的内容,我们可以看到三个特点,一是故事剧情的构造,比如她会融合节日热点梗、也会营造故事紧张氛围,多了趣味性和探索性。像“人形巧克力”的测评中,很多用户都留言,以为是在讲恐怖故事;

二是夸张性,在内容互动里,用户不止一次提到“荒谬”两个字,背后隐藏的其实就是一种让人难以置信的夸张性,偏偏基于好奇,越荒谬越有人看;

三是搞笑属性,利用字幕、音效、特效等手段,赋予内容适时的搞笑氛围,吸引用户注意力。

这些特点,都能够引起用户的好奇心,所谓好奇心,是指并非为了当下的外在需求,而是由内心驱动的搜索知识的行为,心理学中对好奇心来源的解释,包括追求感官刺激和信息差。

测评类短视频,尤其是美食类的测评,能够满足用户好奇心理、实现用户之间心理交流、使用户在观看中获得心理快感。尤其是视频视觉信息的处理和解释是人类行为和决策的基础,更能够刺激用户旺盛的好奇心。

同时,故事情节构造、夸张等因素,再加上持续性的内容输出,就会形成一种潘多拉效应,心理学把“不禁不为、 愈禁愈为”的现象, 叫作“潘多拉效应”,即好奇心越被压抑,越容易反弹。博主的视频时长一般为2分钟,好奇心是一开始被调动起来的,但结果要在最后才会知道,这期间,就是一种潘多拉效应。

在营销案例里,淘宝的“丑东西大赛”就是在利用潘多拉效应制造人们的心理反差,调动大众情绪,让人们在吐槽中种草的同时,也将一场互联网“审丑吐槽大会”转化成了一场反向营销活动。

2.接地气的生活场景剧

我们可以看到,“古怪小琦”视频内容其实是对生活的记录,在记录的同时,顺其自然地成为测评。基于生活记录的测评之所以吸引人,是让用户看到了两种态度:

一是真实的生活态度,世界上不可能有相同的两片叶子,也不可能有相同的两种生活,就像电视剧翻拍,永远不可能一模一样。生活记录,让用户看到真实,在套路模板盛行的互联网,真实往往代表着创意和流量。正如目前本地生活服务直播受欢迎,一日三餐的流量被越来越多品台所青睐。

二是素人成名希望,相对来说,“古怪小琦”看上去是个素人,当素人生活记录成为IP的时候,用户的心理会有一种安慰的情感。1979年,波普艺术大师安迪·沃霍尔说过一句名言,“在未来,每个人都有15分钟成名的机会。”而现在,只需要2分钟。

特定口音的流量吸引

在“古怪小琦”的视频互动里,很多网友提到了一个词,即“口音”,博主是河北唐山人,带着浓郁的唐山味儿。正是这种口音,让很多用户欲罢不能。

1.方言成为社交新“声”

虽然口音不同于方言,但两者从本质和流行的逻辑上是相同的。目前,带有乡土味的口音和方言,正搭乘互联网“快车道”,重回潮流行列。

据中青校媒在2021年面向高校学生的一项调查显示,81.11%的人明确表示喜欢自己家乡的方言,近八成“Z世代”则表示愿意为家乡话代言。

我们可以很容易看到,短视频、电视剧、电影等,都对方言传播做过良性尝试,“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未改鬓毛衰。”可见,方言也好,口音也好,都增加了年轻人群体情感认同与归属感。

2.用“口”味消除距离

“十里不同音,一界一方言”,方言和口音具有接地气和幽默的属性,在互联网时代,正越来越变成一种时尚。“古怪小琦”的口音,消除了用户和博主之间的陌生感,形成了同一阵营的亲切感,增加了用户的粘性。

在这一点上,除了短视频,很多广告主也喜欢利用方言一类拉近与消费者的距离,比如优衣库为了推广秋冬系列羽绒服,选取生活中的6个场景,一口气推出6支方言rap说唱视频,涵盖东北话、山东话、四川话、上海话、广东话和闽南语;2018年6月,宜家入驻哈尔滨,出了一组东北大碴子味的开业文案,“能嘎哈?”、“咋整?”、“嘎嘎配沙发床”……

3.明星效应下的口音

说起唐山口音,大家还记得赵丽蓉老师吗?其在春晚上那可爱自然的表演以及让人捧腹大笑的片段都让人记忆犹新。赵丽蓉老师原来是唱评剧的,而评剧发源于唐山市的滦南县,评剧演唱也有唐山方言味儿,所以赵老师的口音就带有了浓郁的唐山味儿。

在唐山,北京话里的"土老帽儿"叫“老坦儿”,去哪叫“揍啥切”,恶心叫(nǎo) 恶心,袄不叫ǎo叫棉(nǎo)袄,“爱ài干啥干啥”叫nài干啥干啥。这种口音的在外地,往往一张嘴人们就想笑,也会立刻想到赵丽蓉老师的小品。

“古怪小琦”凭借着“怪”的好奇心潘多拉效应,还有生活记录的素人态度以及口音的互联网时尚化,在8月流量内卷的一个月,获取了不俗的成绩。

我认为,除了内容之外,《逃出大英博物馆》、酱香咖啡等都属于联名营销带来的红利,强强合作、利益共享。相对来说,两者的模仿难度是比较大的,而“古怪小琦”更像是素人成名,所以如果想要尝试入局短视频的,或许可以将其列为研究和模仿对象。自然,短视频的成功还是需要一定的玄学的,但从优秀者身上攫取经验,少走弯路,也不失为一条道路。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